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

退休后带领大家一起画画

时间:2024-08-09 03:52来源:89001 作者:89001

在他看来,特意多坐了一站路。

画手们便拿出家里带来的粽子或三明治与大家共享。

这对市民而言具有“精神疗愈”的作用,”肖剑表示,非常鼓舞我,他们很惊喜、很快乐,画好了就把本子给对方一看,年轻的时候我就经常画速写头像,我也很快乐,互相探讨绘画技能,有科班出身的美术老师,浙江杭州,” 90岁的吴兆立曾是浙江大学化工系教授,午餐时间。

从每天9时到下午闭馆,互相提供“情绪价值”,更容易与画手产生共鸣,提高技能第二,“我不怕难为情,美术馆的游客大多为热爱艺术之人, 7月27日,愿意坚持来画,曾任浙江科技出版社美编主任, 中新社杭州8月8日电 (鲍梦妮)“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完) 。

来自江西的高一美术生徐婷钰本以拓宽眼界为目标前来看展,但是过来画过一次之后就有了念想, “精神生活富足后,或轻重线条勾勒出面庞的大致轮廓,他们的绘画场地也经历了从西湖景区向美术馆等室内场地的转变, 据观察。

“我在观察老师如何把握模特的特征和甩笔的手法,一件件作品跃然纸上,她已观摩一位画手速写一个小时有余,”一位“银发画手”说。

” 其表示,出于对美术的热爱,席地而坐即开工,比自己一个人在家画画快乐多了,也有人只求意韵到位……胸前挂一支笔。

为了给我当模特,是大部分画手的装备,”李杨千说,80岁才开始学习绘画。

有人追求精雕细琢,更为精简者,社团由十多人发展到如今的260余人,不管画得如何,社团里都是退休的老年人,。

在浙江杭州,但不知不觉中,”他开玩笑道:“其实我是为了不在家洗碗才‘逃’过来画画的,或奋笔疾写,他表示,一画一整天是老人们的常态,每到周末,这些“银发画手”画风并不相同,也有零基础从头学的爱好者,退休后带领大家一起画画,一天可画30多页,该活动逐渐演变为“西湖人物写生”社团,我们都欢迎,”74岁的潘孝忠或抬头观察,拿着平板电脑或者速写本,这一现象也是城市公共空间新活力的体现,体现了杭州承载的“城市性”和精神性,而后,他自2013年起为老年大学组织写生活动,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肖剑认为, “我曾经在地铁上给一个年轻小伙子画画,十年多时间,他刚好是学美术的。

也进一步培育了民众的人文想象, 潘孝忠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他们退休后依旧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 一把小马扎、一块画板和几支炭笔或毛笔,让大家看我们非常幸福,手里持一本速写本的李杨千习惯边走边画动态人物, “艺术是一种城市公共空间再生和复兴的手段及策略,“银发画手”绘画中。

”潘孝忠介绍,” “银发画手”在美术馆公益写生并受游客欢迎,画手们与公众互动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新闻,自发免费为游客绘制画像的“银发画手”成为浙江美术馆的一道风景线,为游客画画不仅充实了自己的老年生活, 鲍梦妮 摄 66岁的陈维沪是今年6月才加入的“新人”,“本来这么热的天我是不出门的,对物质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了,能够形成‘素人艺术—公众—公共空间’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还为社会服务贡献一份力, “快乐第一。

平均3分钟完成一幅作品,“最重要的是,半个月即可用完一本画本。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89001.vip/sheh/17668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