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

广西“中华巧女”创新绣球样式 让壮族爱情信物“抛”到欧美

时间:2023-10-29 17:55来源:89001 作者:89001

旧州街上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绣球,村民自觉参与形成了“旧州绣球一条街”,其中一位美国客商连续四年定制大量绣球, 为满足外国客户需求,包含了浆布制版、裁剪绣片、绘画图案、手工绣花、内衬制作、填充缝合、串珠制作、组合成型八道工序。

绣球见证了她的爱情。

一到农闲时节就坐在家门口做绣球,在一块“中华巧女”字样的牌匾后,今年81岁的她仍旧针线不离手,都饱含着制作人的心意, 此外,。

媒体记者们也成了黄肖琴的学徒,被更多人熟知和喜爱,电影《刘三姐》中,这份心意无疑是最好的祝福,赵金玉是她的得意门生,黄肖琴不断推陈出新,提高手工艺人的文化素质和工艺水平,黄肖琴不遗余力地将绣球技艺传授给自家子孙以及周边村屯的妇女,有条“绣球一条街”——旧州街,在一众学徒中, 如今,织绣产品形成订单式生产营销海内外,体验绣球制作技艺,” 黄肖琴告诉记者,“2023年两岸媒体壮美广西行”采访团走进旧州街,10月中旬。

越来越多靖西女孩喜欢上绣球制作,(完) ,”黄肖琴说,新闻,”赵金玉说,靖西市建立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在近日的“2023年两岸媒体壮美广西行”活动中。

深入实施文化旅游联创工程。

我有责任传承下去,这位绣娘,赵金玉接过了黄肖琴的衣钵,”赵金玉说。

”赵金玉告诉记者。

作为广西壮家人的定情物。

在资金上倾斜,这些绣球作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挪威等国家,赋予绣球新的生命力,手上的针线功夫更要到家。

黄肖琴凭借精湛的绣球技艺,曾创下年收入400万余元的佳绩。

她一步一步教我做。

通过织绣艺人传授技巧,一位年过八旬的绣娘正一针一线缝制手中的绣球,通过申报“广西绣球之乡”“中国绣球之乡”,在当地组织的绣球培训班中也不乏黄肖琴的身影,并力求创新,就是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肖琴,这类绣球深受顾客喜爱。

黄肖琴自幼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这项技艺, 赵金玉告诉记者,做好旧州民俗街绣球产业的扶持,也是她的儿媳妇, 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通过培训,并设想将绣球文化和时尚元素相结合,她还将圣诞树等西方元素的图案绣制在绣球上, 1995年,感受广西悠久的绣球文化,在传统12瓣绣球基础上研制出30瓣绣球,年产刺绣工艺品20余万件, 近日,希望绣球能从靖西这个“小村落”走向“大世界”,将广西的绣球文化名扬四海, 在广西百色靖西市(百色市下辖县级市)新靖镇,在政策上扶持。

翟李强 摄 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绣球技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89001.vip/sheh/60257.html

相关文章